“35千伏低频海缆陈盐3748线由工频运行切回低频运行,35千伏工频海缆大陈3633线恢复供电。”3月21日,随着大陈岛联通陆地电网的两条海底电缆各归其位、各司其职,国网浙江台州供电公司35千伏大陈变电站综合检修工作完成,标志着该公司首次应用低频海缆转工频运行取得了实战效果,促进了新能源消纳,实现了海岛群众 “无感”用电。
大陈岛有着得天独厚的风能资源。岛上年平均风速6.8米/秒,每年的有效风能时数可达7000小时。全岛现有风力发电装机34台,总装机容量约27兆伏安,平均每年可发电6000多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5万吨。
“风电接入电网,海底电缆的输送是关键一步。”国网台州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叶菁介绍,自2009年陆岛联网以来,大陈岛的清洁风电一直通过35千伏工频海缆大陈3633线输送到陆地。由于单电源供电的局限性,在遭遇强台风、雷暴雨等恶劣天气,或是遇到综合检修、故障抢修的时候,大陈变电站无法正常供电,连着风电场也要中断发电,造成发电损失。以前只能依靠总装机容量3000千瓦的柴油发电机组勉强支撑海岛重要区域用电,而如今大陈岛旅游经济、渔业养殖等产业发展壮大,岛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全时段稳定供电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这些都对海岛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清洁能源利用率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2年投运的35千伏柔性低频输电示范项目为大陈岛新增了35千伏低频海缆陈盐3748线,彻底结束了大陈岛单电源供电、柴油应急发电的历史。”叶菁说,在双电源双回路的供电模式下,海岛发展、群众生活有了高可靠性的用电“双保险”,清洁风电的就地消纳得到提升,而且更加高效地输往千家万户。
相比常规海缆,35千伏陈盐3748线选型时就采用了额定频率20赫兹/50赫兹复用设计理念,实现海缆工低频切换运行。“在这次为期4天的综合检修期间,我们应用低频海缆转工频运行,实现海岛供电方式的灵活调节,不仅带起了全岛用电负荷,保障群众‘无感’用电,而且与风力发电机始终保持联网,增加风电消纳33.784万千瓦时。”叶菁说。
近年来,国网台州供电公司加快配网自动化建设,提升海岛电网自愈能力,整合带电作业技术力量,投运柔性低频输电示范项目和氢能综合利用示范项目,为海岛发展再添“绿电引擎”,赋能海岛高质量发展,服务海岛居民用电。该公司将继续“碳”寻电网发展新举措,布局海岛能源新赛道,拓展绿色能源应用场景,为智慧能源海岛建设再添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