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国网吉林四平供电公司员工借助望远镜观察220千伏立巨乙线绝缘子,观测到绝缘子表面稳定发出绿色荧光,确认其性能正常。该公司创新应用“基于电致发光效应的零值绝缘子自识别涂料技术”,绝缘子检测效率提高近8倍。
传统的高压线路绝缘子检测依赖人工定期登塔检查或无人机近距离精细扫描,存在效率低、风险高等问题。为提高绝缘子检测工作效率,国网四平供电公司与华北电力大学在220千伏立巨乙线等三条线路开展联合技术测试,将“基于电致发光效应的零值绝缘子自识别涂料技术”应用于输电线路。
该技术是中国电科院双创孵化基金项目“基于电致发光效应的零值绝缘子自识别涂料技术前瞻研究”的研究成果,技术核心是创新应用了一种对绝缘子表面电场变化感知较为灵敏的电致发光涂料,将涂料涂敷于绝缘子钢脚处,可实时带电监测绝缘子运行状态。当绝缘子正常运行时,涂料会呈现均匀、稳定的光晕;若绝缘子阻值下降、表面电场减小,涂料就会变暗或不发光。巡检人员只需观察发光涂料亮度变化就能完成绝缘子性能的检测。
该技术的成功应用,标志着在绝缘子智能检测领域实现“运行中全时段诊断”的技术突破,为电网设备状态精准评估和精益化运维提供了新路径。